聯系我們
電 話:+86-0335-5084532
傳 真:+86-0335-5185020
郵 箱:zichuangongsi@126.com
地 址:秦皇島市山海關經濟技術開發區船廠路
電 話:+86-0335-5084532
傳 真:+86-0335-5185020
郵 箱:zichuangongsi@126.com
地 址:秦皇島市山海關經濟技術開發區
船廠路
網 址:www.jakesimplements.com
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很多領域的發展速度都非???,不過,因為現代工業的起步較晚,因此,和西方國家仍然會存在著一些差距,比方說一些高科技材料方面,多年來,就一直被發達國家“卡脖子”。
比方說,在碳纖維的研發和生產方面,多年來由于我國一直無法突破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可以說在碳纖維方面,我國是嚴重依賴進口的。
那么,什么是碳纖維?為何我國會被“卡脖子”呢?
碳纖維,是一種纖維材料,它是現代科技的產物,它高強度、耐高溫、抗腐蝕,作為一種新型材料,是航天、航空領域中,不可少的新型優良材料, 此外,在汽車制造、醫療制造、公共基礎設施、艦船制造等諸多方面,同樣也都離不開碳纖維。
簡而言之,就是碳纖維的市場應用是非常全面的,而因為日本、美國多年來一直都在碳纖維領域擁有領先的技術,這也導致全球的碳纖維市場,都被日本碳纖維和美國碳纖維給壟斷了,這也是我國一直被“卡脖子”的原因。
從資料來看,上世紀70年代之后,我國伴隨著發展,對于碳纖維的需求量也不斷加大,在當時,我國也是意識到要擁有自己的碳纖維制造技術,避免被西方國家“卡脖子”,但是,由于技術封鎖,這也導致我國雖然后來擁有了碳纖維的研發制造能力,但是,在高端碳纖維產品的研發生產方面,卻遲遲都無法突破。
雖然我國近年來碳纖維市場不斷好轉,但是,相較于美國、日本的碳纖維產品而言,性能、質量等諸多方面,仍然是存在著很多不足,特別是高端碳纖維方面,我國仍然需要不斷改良、革新碳纖維的生產技術。
還應在哪里再加把勁?
在當前大好的市場形勢下,國產碳纖維對于下一步如何更好地發展仍要有清醒認識。
一是仍要努力解決好困擾產業發展的多個核心問題,維護好產業發展安全。
“碳纖維產業當前盡管欣欣向榮,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毙鞓湃A指出,我國碳纖維生產過程中需要的關鍵輔料助劑、個別核心裝備、高品質樹脂當前仍然依賴進口,這影響著行業的安全穩定發展。
威海光威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碳纖維分會特聘顧問李書鄉指出,產業鏈發展目前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比如,輔料助劑的國產化、個性化定制問題,都是制約未來發展的核心問題。
錢京也表示:“企業在規模擴張的過程中,還要重視與產業鏈配套環節的協同聯動,比如溶劑、上漿劑等,要盡量避免由于產業鏈聯動性不到位而引發的一些問題,如原輔料緊缺?!?/span>
二是要更好地著眼下游需求,從全產業鏈角度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碳纖維的技術創新,不僅要關注‘怎么把材料做好’的問題,還要關注‘如何把材料用好’的問題,不能忽視材料工藝性匹配問題?!卞X京強調,“產業鏈合作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信任與開放性。碳纖維企業應該從制成品的設計端開始,就積極融入下游客戶的研發工作中,高效地將碳纖維的優異性能更大化地體現在復合材料中,從而真正實現碳纖維材料性能與下游應用的精準匹配?!?/span>
李書鄉介紹,光威復材當前正在加大力度完善碳纖維產業鏈,比如壯大預浸料等領域的發展;同時,加大下游制品的創新研發,如航空航天領域商用大飛機用品。
“下一步,行業要從‘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全產業鏈維度,繼續發展碳纖維產業?!毙鞓湃A說。
三是企業要理性投資,避免因同質化擴產和競爭而導致的資源浪費。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建議:“企業要理性投資,科學規劃‘十四五’發展。新建產能應合理安排進度,分階段實施,這樣就不會錯過技術進步帶來的紅利。同時,企業應主動穩定市場,合理定價,給下游客戶機會,避免市場大起大落?!?/span>
四是無論從眼前還是從未來出發,要進一步節能降耗,布局新領域。
結合9月以來部分省市的限電限產情況,劉芳特別指出,當前,碳纖維企業要在降低能耗上加大投入力度,在新能源的應用上提前布局。
端小平表示:“協會將牽頭向相關政府部門提交建議,能耗雙控政策應該向碳纖維行業適當傾斜。這是因為,碳纖維產業不僅事關國家戰略安全,與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產業緊密相關,它還是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的重要基礎性材料產業,是風電、光伏、交通工具輕量化、氫能源汽車等發展的重要材料支撐?!?/span>
談及下一步產業整體的發展思路,端小平指出,在當前市場背景下,行業及企業更需要理性思考,冷靜分析,要看到行業欣欣向榮背后可能存在的影響產業鏈安全穩定發展的潛在問題。企業要抓住當前贏利的窗口期,加大力度去解決一些過去一直未能解決的、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共性難題;加強與配套產業的溝通和合作;要做好應用場景和細分市場的研究,尋找在風電之后的下一個“應用藍?!?。
“面對新形勢,行業和企業都要未雨綢繆、潛心研發、科學規劃、理性發展。大家要共同維護好目前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共同推動我國碳纖維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倍诵∑秸f。
文章來源: 中國紡織報,奇點使者,中國化工信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