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電 話:+86-0335-5084532
傳 真:+86-0335-5185020
郵 箱:zichuangongsi@126.com
地 址:秦皇島市山海關經濟技術開發區船廠路
電 話:+86-0335-5084532
傳 真:+86-0335-5185020
郵 箱:zichuangongsi@126.com
地 址:秦皇島市山海關經濟技術開發區
船廠路
網 址:www.jakesimplements.com
丹麥風力發電機制造商維斯塔斯,擁有碳纖維材料風力渦輪葉片的相關資質。2022年,為期十年的的保護期到期。我國相關碳纖維制造企業摩拳擦掌,準備殺向市場。
維斯塔斯風電服務規模大,技術強。他一個公司的累計裝機量,是我國陸??傃b機量的三倍多,可謂巨無霸企業??墒枪緢蟊盹@示,利潤、現金流、股東回報均差強人意,原因就是中國公司的競爭。今年zhuanli墻的倒掉會給公司帶來什么呢……
1、碳纖維原絲
按照原料劃分,碳纖維原絲可以分為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瀝青基碳纖維原絲、粘膠基碳纖維原絲等,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性能優勢明顯。
原絲可以分為大絲束、小絲束。小絲束性能優異但價格較高,一般應用在航空航天、軍工等高科技領域。大絲束產品性能相對較低,一般應用在基礎工業領域,像是風電葉片所用的碳梁等。在國內,中復神鷹較早突破干噴濕紡技術,不斷深耕小絲束。吉林碳谷重點布局大絲束原絲,市占率第一。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數據:
工業級碳纖維在規?;a下的生產成本144元/千克,原絲成本大約占50%,也就是72元/千克;航空級碳纖維在規?;a下的生產成本179元/千克,原絲89元/千克。
我國山東大學的數據:
3300噸/年規模的聚丙烯腈基原絲生產線,成本為38元/千克;1500噸/年規模的聚丙烯腈基碳纖維成本為 116元/千克。
2、中國碳纖維原絲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2020年我國碳纖維原絲產能較高的是碳谷+寶旌,產能為4萬噸,寶旌是寶武集團收購精功碳纖維的主要股份而形成的新公司名,精功與吉林化纖合資的碳纖維工廠也是其中一部分,其采用吉林化纖集團旗下的原絲專業公司—吉林碳谷的原絲,所以被稱為碳谷+寶旌;吉林化纖集團旗下還有自己另外的碳纖維資產,目前主要是兩條小規模碳化線,以及并購江城碳纖維的500噸碳化線。除此之外,他們正在擴產大約15000噸的碳化裝置。當然,吉林化纖旗下的碳化裝置也是采用兄弟單位—碳谷的原絲。
目前沒有發現國際碳纖維巨頭向國內批量出口碳纖維原絲的情況,國際碳纖維產業巨頭主要向國內出售碳纖維或碳纖維制品,且發達國家高尖端產品亦限制出口,限制了國內碳纖維行業的發展。碳纖維作為軍民兩用產品,屬性較為敏感,國際巨頭很難向國內出口技術門檻較高的碳纖維原絲。
碳纖維制作過程及其繁瑣,技術含量極高。經過大量的研發和生產經驗積累,人們發現纖維素(Rayon)、聚丙烯腈(PAN)、瀝青(pitch),這三種原料中聚丙烯腈原絲所制得的碳纖維性能較好。
首先要得到丙烯,丙烯一般煉化企業或者煤化工企業能夠量產,丙烯在催化劑存在下與氨和空氣中的氧起氨氧化反應,生成丙烯腈單體。丙烯腈再聚合得到聚丙烯腈。聚丙烯腈用溶劑融合,然后經過拉絲、水洗形成原絲,原絲密度、強度必須非常均勻,否則功虧一簣。
碳纖維原絲制備有干噴濕紡、濕紡兩種工藝,干噴濕紡具有產品質量高、紡絲速度快等優點。我國生產商中復神鷹采用干噴濕紡工藝,吉林碳谷采用濕紡工藝。恒神股份、光威復材采用干噴濕紡、濕紡兩種工藝。
3、碳纖維鋪產能
目前來看,碳纖維行業可以說是得原絲者得天下。2020年全球碳纖維產能,美國中國日本排名前三,分別是3.7萬噸、3.6萬噸、2.9萬噸?,F在結合各種報告來看,到2025年,我國悲觀的原絲需求量也在15萬噸左右。
目前吉林碳谷有6萬噸產能,目前正在建設15萬噸,合計21萬噸/年,吉林碳谷先發制人這是要獨占市場的節奏。新建15萬噸產能主要以50k及以上的大絲束產品為主,將主要應用于風電葉片、軌道交通、體育休閑用品等領域。未來還要上12萬噸,未來總計33萬噸,這是要上天的節奏。
中復神鷹現有2.1萬噸產能,正在西寧建設2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中復神鷹產品都是小絲束,高端航空航天用品。
其它如江蘇恒神1.3萬噸產能,光威復材1.2萬噸產能。
在我國市場中,碳纖維原絲生產商主要有恒神股份、中復神鷹、光威復材、吉林碳谷等,恒神股份、光威復材采用干噴濕紡、濕紡兩種工藝,中復神鷹采用干噴濕紡工藝,吉林碳谷采用濕紡工藝。吉林碳谷可生產大絲束、小絲束碳纖維原絲,2020年,我國碳纖維原絲消耗量約為10.3萬噸,其中,國產原絲占比約為38%,在國產原絲消耗量中,吉林碳谷占比約為50%。吉林碳谷是我國較大的碳纖維原絲供應商。
碳纖維性能優異,下游可應用范圍廣,可應用在電子、機械、工業設備、風電、汽車、船舶、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經過不斷發展,我國碳纖維生產實力不斷提升,但高端碳纖維以及復合材料需求對外依賴度依然大。在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多變情況下,碳纖維產品依靠進口穩定供應風險大,我國必須實現高端產品自主生產,碳纖維原絲作為生產原料,其高端化發展需求同樣迫切。
我國正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市場對高性能材料需求增長迅速,高端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擁有廣闊發展空間,但我國生產能力弱,需求對外依賴度大。碳纖維原絲性能直接影響碳纖維產品質量與生產成本,是我國碳纖維產業技術升級的關鍵環節之一,未來,在高端市場得到認可的碳纖維原絲生產商更具發展潛力。
來源:肥瘦相間0072003,華經情報網張鑫,新思界網
原文鏈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08076.html
來源:賢集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